王家生:不忘“教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海洋学院 王家生
王家生教授从事一年级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普通地质学》(简称“普地”)等课程教学(1985年至今),长期奋战在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忘“教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甘为人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古今结合”开创了深时地球古海洋甲烷事件地质记录的科研方向。
王家生教授1985年7月留校至今,一直坚守在《普通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的第一线,继承了我校原“普地教研室”、“地质学教研室”和“地古教研室”中老一代“普地”人的优良传统和教学品德,曾长期担任《普地》课程的教学组长和《北戴河实习基地》的教学队长等,也有幸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图1)。王家生教授长期负责本科生一年级大类基础课《普通地质学》的教学战略规划、教学内容改革、教材编写和实验室建设等工作。积极探索《普地》课程的双语化教学,为中外学生主讲《Physical Geology》和《Introduction to Earth Science》等课程。为本科生讲授《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与可燃冰》、《现代地球科学前沿》和《海洋科学导论》等专业课程。主编出版了《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教学指导书》,参编了《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等教材和《普地》精品课程建设。曾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湖北省教学一等奖(2013年)、校第五届“教学名师”(2011年)、学校“最受学生欢迎老师”(1998、2008、2009年)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2-2004年度教师教学优秀奖等。
王家生老师从教34年以来已先后培养研究生数十余名。他不仅传授“地质学”和“海洋地质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更传授科学研究的严谨思维和学习态度,一直强调“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基本原则。在研究方向上,他充分引导学生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探索空间。鼓励学生心系国家命运,树立人生远大目标,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指导的本科生(葛倩)获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二等奖和湖北省“特等奖”(2005年),本科生(王舟)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2010年);指导的研究生(胡高伟和李清)分别获校优秀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所指导的学生毕业后已分别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杭州第二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担任学术骨干和岗位领导。
“教书育人”同时,王家生老师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学术修养和学术水平,坚持“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近20年(2000年至今)。“古今结合”开创了探讨地史时期古海洋甲烷事件(可燃冰分解释放的甲烷)地质记录及其环境效应等研究方向。主持相关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和国家973或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2项,在《Geology》和《Marine Geolog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论文数十篇。曾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019年,排名第四)和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J-2-6-4)等。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海洋考察,曾2次代表中国科学家上船参加国际大洋钻探考察(IODP311航次、 IODP353航次),是我校迁址武汉以来第一位上船参加国际大洋钻探的教师(2005年)。